喜报丨中心孵化项目《城市临响空间——富民路171的声音景观》入选2021年全国文化和旅游装备技术提升优秀案例

上海音乐艺术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孵化项目《城市临响空间——富民路171的声音景观》入选2021年全国文化和旅游装备技术提升优秀案例


案例介绍

该项目由上海音乐学院数字媒体艺术学院副教授戴维一(博士,数字声音艺术教研室主任)负责,获得2019年上海市静安区文化发展专项资金上海音乐艺术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以及上海安墨吉建筑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的共同支持,2020年4-5月在富民路171号成功落地展出。2020年完成向上海网音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技术授权,并通过上海市技术市场管理认证。2021年获上海市文旅局公共文化建设创新项目资金扶持。

声音景观艺术,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加拿大作曲家谢弗提出的概念,原本应用于声音生态学领域,后其外延逐步拓展到了电子音乐、声音艺术、电影、文学、景观设计等领域,可见声音景观本身具有内涵的多义性与应用场景的丰富性。本项目研究从声音景观出发,注重对其应用场景的开发,与城市风貌建设与文旅业态探索紧密结合,融合多种科技理念与技术,旨在用科艺赋能城市街区文化活力,并注重作品对在地居民文化生活的考量,形成了“口袋”剧场与“云端”剧场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图片


该项目以城市公共空间为设计对象,声音景观为主要艺术展示样态,强调用声音景观引导聆听姿态,用聆听姿态构建城市文化景观的理念,在《听园——声音景观空间》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了从声音艺术的角度践行科艺融合赋能文旅的新媒体艺术创作与传播策略。项目中,融合了混合现实、人工智能、触发交互等较为新兴的科技理念与手段,较为集中地体现了上海音乐学院数媒学院在融合媒介声音创意领域的应用研究成果,也进一步阐述了科艺融合的新型文旅技术装备的内涵。

本项目实施期间,获得来自澎湃新闻、上观新闻、看看新闻、文汇新闻、东方网、周到、周到老静安等七家主流新闻自媒体的报道,项目负责人并于3月30日,作客《长三角之声》电台《先锋派》节目,专题讨论了城市临响空间的项目,可以收到各类媒体的一直好评。


项目负责人介绍 PROFILE

戴维一

作曲博士

副教授

图片

数字声音艺术教研室主任


2010年留校任教以来,长期致力于数字媒体语境下的作曲与声音艺术研究。近期主要作品有:跨媒体器乐剧场《笛韵天籁》(第二幕)(2017年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多媒体民乐现场《栀子花开了》(第一幕)(2017年上海市优秀舞台作品优秀奖)、歌剧《贺绿汀》(第一、二幕)(2018年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多媒体室内剧场《Tick-tock》(2017年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人才项目)、多媒体艺术剧场《东去西来》(<对话>/<冥想>)(2018年国家艺术基金项目);重奏曲《听园》(2019国家艺术基金小型项目、2020上海市优秀舞台作品奖)、《听园——声音景观空间》(2019年文旅部技术装备提升优秀案例、2020年上海市公共文化创新项目)、《听岸——大型声音景观装置》(2019年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普陀区主展项目),《临响空间——富民路171号的声音景观》(2021年文旅部技术装备提升优秀案例、上海市公共文化创新项目)。

联系我们

该项目经上海音乐艺术发展协同创新推介进行技术授权后,即将于2021年12月在安吉图书馆重新落地。届时,作为文旅装备的《临响空间》将在理念和技术上,延续声音引导聆听姿态的原则,进一步结合安吉当地的竹文化与茶文化特征,打造创新升级的交互与全息声场体验,打造“安吉客厅”的声音景观空间,助力长三角经济文化共同建设的国家策略。


如您有声音景观设计相关需求,欢迎咨询上海音乐艺术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我们期待以声音艺术的创新性应用为城市空间增光添彩。


Contact us